
夏 耘
引導未成年人善用網絡
在當今網絡生活時代,青少年沉迷網絡社交日益普遍。有團體發佈未成年人網絡素養報告,顯示十二至十七歲的未成年網民對網絡的依賴愈加明顯,且自我管理能力相對較弱,值得社會深思。
青少年正處於社交需求強烈階段,網絡社交平台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渠道,可以隨時隨地與朋友互動,使虛擬社交更加吸引。尤其對於一些內向或社交能力較弱的青少年,網絡提供了表達自我的平台。然而,網絡上充斥着各種娛樂內容,如視頻、遊戲、直播等,無疑吸引大量青少年以至成年人。網絡娛樂更具互動性和即時性,容易讓青少年沉迷。
報告指出,青少年在自我管理方面的得分最低,這與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心理發展階段有關。青少年缺乏足夠的自律能力,難以有效控制上網時間和行為,在面對網絡誘惑時容易失控。許多自嬰孩時已接觸電子產品,打機、上網完全放任,家庭缺乏有效的指導和監管。父母或監護人如果對孩子的上網行為缺乏關注,或自身也沉迷於網絡,更無法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
從二十年前的互聯網、十年前的大數據,到今天的人工智能,都是雙面刃,利弊互見,但只要用得好、管得着,都可以為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帶來積極影響。
報告提到,未成年網民對生成式AI的使用率超過成年網民,顯示青少年對新技術的接受度和應用能力。這其實是科技進步、人類進步。現時,不少學校已把人工智能與教育工作深度融合,教導學生正面使用AI;學生應用生成式AI等工具整理數據資料、輔助調研、生成學習報告,比比皆是。正因為青少年對AI認受深、應用廣,相關的網絡素養教育更須同步。否則,濫用AI、過度依賴,AI幻覺對教育、道德、法律、文化、安全等方面帶來的風險,將反噬人類自身。
網絡和AI技術的合理使用和管理,至關重要。家長應以身作則,引導教育,與子女共同制訂使用AI及網絡的規則,增強子女的自我管理意識。當局或教育團體宜開設更多相關課程,深度推廣網絡素養教育。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