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民日報,版面:澳聞
2012/12/08
【本報訊】中國網絡學會會長杜駿飛昨在澳門大學出席中國網絡傳播學年會時表示,中國在言論開放方面,對互聯網的依賴非常大,不過,中國的民主進程不可能完全依賴互聯網,互聯網雖是非常有利的「助力」,但真正的政治改革要依賴政治體制本身的改革。他又指十八大報告重點講了「政治自信」,相信是個好兆頭。
中國網絡傳播學年會代表中國新媒體傳播研究最高水平,本年度於12月6至8日在澳門舉辦。年會由澳門大學傳播系承辦,澳門互聯網研究學會合辦。這是繼2007年在香港舉辦後,年會再一次在「一國兩制」的特別行政區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約200位新媒體研究學者、專業人士、博碩士研究生齊聚澳大,圍繞「全球化下的社交媒體與數字網絡」的主題,共同探討新媒體與全球化問題。
澳門新聞局局長陳致平出席並致辭,指這是今年澳門傳播學界的頭等大事,會議大大促進澳門在這方面的學術研究水平。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院長郝雨凡則稱,新媒體的發展,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而澳門是全球化典型之一,自然與全球訊息流密不可分。
中國網絡學會是中國唯一專注新媒體傳播的國家級機構,會長杜駿飛認為,中國在「虛擬社會」管理上一直存在諸多問題,如網絡群體性事件、網絡謠言、互聯網上對國家一些言論的抗議等,這都是他研究的焦點。他建議國家推行「動態管理」,放棄用機械的方法,因為互聯網擁有流動的空間、階層以及意見,政府官員應更親近新技術。
中國民主進程不可能全依賴互聯網
談及年會的關鍵詞「社交媒體」,杜駿飛表示,社交媒體流行並非偶然,而是必然,且互聯網的未來將更社交化。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媒體,愈來愈多介入社會進程,他指出:中國互聯網傳播的政治性非常高,大家非常關心國家政治,這反映社會的需求。他認為,中國在言論開放上,對互聯網的依賴非常大,互聯網傳播是中國政治進程的關鍵元素,但中國民主進程不可能完全依賴互聯網,而要靠政制本身的改革,「如果說中國沒有好的法律,沒有好的政治、政策,光有互聯網,只能揚湯止沸,不能釜底抽薪;只能形成局部改善,不能達成徹底改革。只有線上線下同心協力,才可能會實現。」
中國對境外站點訪問仍然受限,有一些敏感詞仍被過濾,中國互聯網開發的進程是否太慢?杜駿飛表示,對局外人來說真的很慢,但對中國來說,過去20年來進步顯著,未來開放亦非常值得期許。他指出,隨着中國政府在政治上的自信建立,將來會有很大改進:「如果執政黨和國家對自己比較自信的話,應該會在這方面有更多努力,讓國際社會覺得普世價值在中國一樣能夠實現。」